有“电梯大王”之称的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康力电梯”)创始人王友林的传奇一生落幕。
2025年5月6日,康力电梯对外发布公告称:公司原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、名誉董事长、董事王友林于2025年4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离世,享年62岁。
随着王友林的去世,其身后事也备受市场关注。根据康力电梯披露,王友林生前持有的公司股份将由其配偶朱美娟全部继承,其儿子朱琳昊、女儿朱琳懿女士均已发表声明自愿放弃继承前述股份。朱美娟通过继承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股份。
据了解,朱美娟生于1965年,今年约60岁。天眼查显示,她曾担任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、苏州奔一机电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,股权穿透显示,这两家企业都隶属于康力电梯。此外,朱美娟还在多家相关公司出任股东或具体职务。
根据康力电梯公告,王友林生前持有的康力电梯3.59亿股股份,由其配偶朱美娟继承。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,朱美娟直接持有康力电梯3.76亿股股份,占总股本的47.06%,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。
截至4月30日,康力电梯报7.08元/股,总市值56.55亿元。据此计算,朱美娟继承股份价值约25.42亿元。
康力电梯称,目前,公司董事会、监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正常履职,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保持稳定并正常进行。公司董事、监事、高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将化悲痛为力量,继续勤勉尽责,致力于公司的持续稳健发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康力电梯目前董事长、总经理为朱琳昊,副董事长和副总经理为朱琳懿。一年以前,王友林之子朱琳昊已完成接棒。2024年3月,康力电梯公告称,因考虑公司长远发展及战略安排,王友林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,同时,董事会选举王友林之子朱琳昊担任公司董事长。
康力电梯董事长 朱琳昊
康力电梯2024年年报披露信息显示,朱琳昊1992年出生,2015 年至今服务于公司,历任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电梯事业部总经理、扶梯事业部总经理、总经理,公司总裁助理,代理总裁。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十四次党代会代表、苏州市吴江区十七届人大代表、共青团苏州市吴江区委副书记(兼),现任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、总经理兼任苏州康力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、四川康力维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董事。
由此可见,朱美娟虽然继承了王友林对康力电梯的控制权,但管理权仍然交给自己的子女。
当下的康力电梯处境颇不乐观。
趣涂料(趣涂网)资料显示,康力电梯主要从事电梯、自动扶梯、自动人行道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和服务。公司成立于1997年,2010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。
自2010年上市以来,康力电梯的经营成绩经历了数次起伏波动,其营业收入顶峰时触及51亿元,净利润也曾逼近5亿元的高点。然而,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,由于房地产行业的衰退,康力电梯连续三年遭遇了业绩的下滑趋势。
年报显示,康力电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.83亿元,较上年同期下降18.91%;实现利润总额4.09亿元,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.57亿元,其中扣非后净利润为3.13亿元,较上年同期下降2.59%。
康力电梯在年报中表示,2024年度主要受房地产行业的影响,收入规模承压。与此同时,公司提及,因行业市场竞争加剧,为争取市场订单,产品销售价格进一步下降,影响产品收入及毛利率。但2024年的市场主要原材料价格相比上年维持低位且有明显的下降,与上年度相比平均降幅接近10%,抵消了因销售价格下降对毛利率的不利影响,使毛利率水平保持基本稳定。
此外,随着业绩的下滑,康力电梯的坏账数额也显著上升。具体来看,2022年康力电梯针对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总计约3460.04万元,其中大部分源自房地产开发企业;而到了2023年,这一坏账准备金额急剧攀升至2.03亿元;截至2024年底,更是增加到了2.14亿元。
对此,康力电梯表示:公司将继续加强回款管理,继续全力清收历史应收账款,对于逾期应收账款,积极与客户磋商还款安排,包括以房抵债等多种形式降低损失。
种种迹象表明,在王友林去世后,压力传导到了其子女,考验继任者的时候到了。
业内人士指出,康力电梯是粉末涂料行业的下游客户,其钣金部件表面喷粉,康力电梯近几年还对电梯轿箱部件喷塑线方面进行了技术改造。喷粉作业比人工效率高很多,而且它的耐腐蚀、附着力、防老化等方面都优于人工喷漆工艺。有了自动喷粉线之后,人工就成了“配角”了,就只需要在一边观察把关,如果有没处理好的地方补补枪就行了。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,企业能做的就是从自身找原因,主动出击,转被动为主动。把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提升了,做工更细了,订单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。
王友林的一生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传奇。
据媒体报道,1963年5月9日,王友林出生在江苏吴江。1979年,高中毕业的王友林“名落孙山”,与大学失之交臂,复习再考,再次失利。两次高考落榜的少年在1983年考入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南汽吴江跃进客车厂,成为一名技术员。
高考的失利并未阻挡他追求知识的脚步,厂里仅有的两个珍贵大学深造名额,吸引了150余名同事激烈角逐,边上班边复习的他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1984年获得了前往江苏工学院(今江苏大学)汽车工程系专业学习3年的机会,成为村里少有的大学生。
在学习中,他勤奋刻苦,多次被评为班级和系“三好学生”。1987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回厂成为了技术骨干。这次深造经历,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,丰富了他在机械制造领域的知识储备,为他日后的创业埋下了关键伏笔。
1993年,中国基础建设和房地产市场即将全面发展,外资电梯制造业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布局整机制造,电梯零部件配套和产业链的庞大需求开始萌动。随着大量外资涌入中国,电梯行业几乎都被外资垄断,一台20多层的电梯要卖到100多万元,学机械出身的王友林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民族品牌意识,还有“为小康社会出力”的理想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。
1993年,三十而立的王友林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放弃稳定的工作,下海创业。他怀揣着东拼西凑的2万元启动资金,搭建了一个机械小作坊。创业初期,条件异常艰苦,他花500元自己设计加工了一台辊圆机,从1993年到2005年,这台机器后来承担了很多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制造;100元淘了辆二手三轮车,带着几个兄弟在破厂房里给大厂加工零件,亲自蹬着三轮车给客户送货,这份艰苦创业的“三轮车精神”,后来被他写进《求真——我的三十年创业感悟》一书中。
1993年9月,只有3-5个工人的“莘塔通用机械厂”正式下水试航,当时的主要业务是为上海鼓风机厂做零部件加工。事后王友林坦言:“除了面临的经济困境,当时促使我从商的一个主要动力是两个字———‘野心’。我是个很有野心的人,我相信我有潜力,可以做得更好。”
创业第二年,合作的上海鼓风机厂突然停产,订单归零,创业陷入绝境。但王友林没有放弃,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听说江浙电梯厂买导轨得跑到浙江,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,他立刻发现商机:“鼓风机导轨和电梯导轨原理差不多,咱能做!”
1994年,他成立新达部件公司,一头扎进电梯配件领域。为了打开市场,他带着样品跑遍全国电梯厂,甚至在客户门口蹲一整天。凭借过硬的质量,他的产品逐渐打入奥的斯、三菱等外资品牌的供应链,为后来康力电梯的诞生埋下伏笔。
在为外资品牌做配件供应商的过程中,王友林看到了中国电梯市场被外资垄断的现状,一台电梯动辄卖一百多万元,强烈的使命感、责任感和民族品牌意识,让他决心进军电梯整机制造市场。1997年,王友林在新达部件的基础上成立苏州康力电梯有限公司,正式宣布进军整机制造,喊出“打破外资垄断”的宣言。
成立康力电梯后,王友林深知技术研发和质量把控的重要性。当时国产电梯被贴上“低端”标签,他力排众议投入重金研发,与南京工业大学、浙江大学等高校共建实验室,攻克无机房电梯、重载扶梯等核心技术。在质量把控上,他将质量视作企业的生命线与立足之本,常言“电梯是承载生命的垂直交通”,构建起全方位、多层次的严苛质量管控体系,从源头确保产品品质。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精密设备,要求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准无误,严格执行质量检验流程。
“做就要做到最好”,这是王友林常挂在嘴边的话,虽然清楚这样的目标难度很大,却将之当作是督促自己不懈进步,企业不懈发展的长鞭。曾经有人在评价康力时这样说,康力集团的风采就是来源于总裁王友林的人格魅力、战略管理能力及制度执行能力。
2010年,对于康力电梯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。2010年3月,康力电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(股票代码:002367),成为国内电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。上市不仅为企业带来充足资金,助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、提升研发能力,还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,康力电梯从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。
2002年王友林组建了江苏康力电梯集团,下设江苏康力电梯有限公司、苏州新达电扶梯成套部件有限公司、苏州康力电梯销售公司及康力电梯安装公司。
在王友林的带领下,康力电梯不断取得技术突破。
2005年,康力电梯推出国内首台自主研发的3m/s高速电梯,终结了外资品牌对高速电梯技术的垄断,同年康力创下三个“中国第一”:民族国产电梯“第一高度”、“第一速度”、80M高的试验塔“第一高度”;
2010年10月,国内第一台7m/s超高速电梯在康力研发成功;
2012年,其自主研发的7m/s超高速电梯通过认证,技术指标比肩国际巨头;
此后10年,康力连续8年入选全球电梯10强,连迪拜塔、北京大兴机场都用他们的电梯,产品应用于北京大兴机场、苏州中心、天门山、重庆地铁等地标项目,并出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,真正实现了将中国电梯贴上“高端制造”标签的梦想,打破外资垄断。
在二级市场上,据长江商报2020年报道,上市10年来,作为公司实控人,王友林及其妻子朱美娟未曾实施过减持套现。相反,二人通过二级市场累计增持约1200万股股份。
多年来,康力电梯积极捐助慈善事业、医疗事业、体育事业、教育事业、乡村振兴事业。2025年其子朱琳昊接棒后仍延续传统,向吴江区慈善总会捐赠300万元。
随着王友林的离世,这位商业巨擘就此告别了他纵横驰骋近半个世纪的舞台,留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商业传奇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